一位自称浩然学生的人,在其博客中贴了一篇先前写的文章,以作对浩然逝世的纪念.就寻常的人情事理而言,这当然无可厚非.
但我没想到的是,在其后的一百多条评论中,绝大多数的内容竟是对浩然无原则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辞.令我十分诧异.我不想做诛心之论,只好说,中国人实在是太善良太幼稚太颟顸,抑或至少是太健忘了.
斯人已去,不想对逝者说半句不敬的话.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;某种意义上说,他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.而他的人品和人格,我愿意相信著者之言,是足以令某些人感佩的.
但是,那么多人对他的作品推崇备至,及至对其个人成就和社会评价无限拔高,却让我耿耿于怀,难以释然.
兹原文照录数条,以为资料.
[匿名] 新浪网友 2008-02-20 16:08:02
中国文坛又一棵参天大树轰然倒下,但他的丰功伟业永远值得后世敬仰。
浦江客 2008-02-20 17:37:05
我们这一代人都读过浩然的书,感受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。扎根农民、关切农村的情结,使浩然永远站立在中国文学史之林!
沉痛悼念浩然!
夏至 2008-02-20 18:01:21
文学的精神当永远流传下去
浩然的形象将永留我们心间
[匿名] 新浪网友 2008-02-20 18:53:59
艳阳天曾伴我度过了那艰难的岁月,给了我快乐,给了我思考,那是我读过最多次数的书,我至今在吸收其中的养分,尤其是美在劳动中的观点,
[匿名] 新浪网友 2008-02-20 19:40:43
我看的第一本小说,是《幼苗集》,浩然老师选编的,那是1973年,是我的启蒙之书。后来也看了浩然老师的关于西沙的散文诗小说,让我深受感动。当时我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儿童,自然不明白其中还有什么别的意义。但是我想说的,就是浩然老师给了我这一生最大的启迪,让我踏上了读书之路,让我知道了读书的乐趣。从此,我一直把读书视为快乐的事情。而今我已经45岁了,在我心中最感激的作家,也就是浩然老师。老师的仙去,对中国文学界是一个巨大的损失,但最巨大的损失,是我失去了一个从小到大的偶像!!!浩然老师,一路走好!!!!!!!
[匿名] 新浪网友 2008-02-20 20:02:31
那个时候书荒,看完了《艳阳天》又看《金光大道》,浩然就象是个老农民似的朴实、厚道。翻完了一遍又一遍,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,回味无穷......
开禁了,有好书看了,但我的心中依然是一片(篇)《艳阳天》、我的心路依然还是在《金光大道》上......
文学大师走了,他的著作安安静静的在我的书橱里陪伴着我,我依然还会走上《金光大道》去寻找那篇《艳阳天》......
[匿名] 何辰玉 2008-02-20 21:11:30
好久未闻浩然先生的消息,今闻噩耗,挺难受的!但萧长春、高大全们不会死。
[匿名] 新浪网友 2008-02-20 21:28:30
浩然的作品影响着我的少年,他那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使我感动、使我流泪,它是教我做人的导师之一,《金光大道》,《艳阳天》描写的翻身农民在那个时期跟着共产党走集体化道路,众多人物栩栩如生,直到现在我还能说出,《春歌集》里的农村青年又是那样朴实无华,《西沙儿女》把父亲的慈爱刻画得细致入微,好作家,人民的作家,不多啦!
wangjiaoshou 2008-02-20 23:26:19
浩然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抹亮色。斯人虽去,作品犹存。喜鹊登枝,青枝绿叶,彩霞满天,艳阳普照。呜呼,一代文雄滑落,梁先生千古!
所幸,在一片歌德声中,我也读到了一条清醒之人的中肯之言.也贴在这里吧.
[匿名]新浪网友 2008-02-20 23:22:37
为死者讳,是我们文化的传统。对浩然的人品,本人不敢妄下断语,但对浩然粉饰那个诡异时代的诡异作品,实在不敢恭维。想想苏联那个类似时代的那些伟大作家的作品,我们那些所谓老作家,都应该汗颜。据说两者大都奉信现实主义b。说这样的话,并不是对当下作家的肯定,只是表明对“歌德”文学的态度。
评论